华润钱庄
□秋哥
咸丰年间的湘乡县城不大,就南北、东西纵横两条街,交口处称之为大正街。三年前有一位易姓的外地商人在大正街的黄金地段租了铺面,开办了“华润钱庄”。由于广西的太平军节节取胜,阵阵喊杀声波及小小的古老县城,人心惶惶的。“华润钱庄”生意惨淡,苦苦支撑。
某日,天近黄昏,店子正要打烊时,来了一位顾客,中等身材,白净,斯文,言谈举止透出儒雅。来客环顾钱庄厅堂四周,并不急于表明来意,而是欣赏厅堂悬挂的字画。
正要关门,小伙计见来客又不做生意,像是闲逛,就拿起店铺门板往地上挫顿,咳嗽一声,提醒对方,要关张了。
来客从品赏字画的意境中醒过来,忙道歉地说:对不起,烦你把主管请过来,我要做一笔大买卖。
生意不景气,伙计的工资又不见涨。见有大买卖生意,小伙计一溜烟小跑到后堂去叫主管。
钱庄主管是位年近五十的本地人,身着长褂,戴副眼镜,看上去精明能干,生意场上是一位不做亏本买卖的老手。他来到大厅,对来客上下打量一番后,双手作揖:本店寒酸,若有怠慢处,还请客官见谅。说着便吩咐小伙计上茶。
双方坐定,主管先开口。
“不知客官是存还是贷?”
“贷”。来客回答平静,但很坚定。
“贷多少?”主管试探着问。
“三万两。”来客回答声音不大,但清清楚楚。
“三万两?”主管不相信,反问。
“三万两。”来客又重复一遍。
“多长时间?”
“短则五年,长则十年!”
“五年?十年?”主管怕自己听错,盯着来客问。
来客淡定,不见惊讶,又复述一遍。
“华润钱庄”自开办以来还从未放贷过这么大额的生意买卖。主管不敢做主,忙起身去后堂二楼向钱庄易老板报告。
易老板一口外地腔,待他详细询问来客的情况后,毫不犹豫,忙差人在二楼摆酒席,将来客恭恭敬敬请上后堂的二楼。主管记得易老板只在二楼请过二次客:一次是钱庄开办不久请了知县。一次是去年从省城回来的一位读书人。这是第三次。
酒席散后,易老板吩咐主管办理放贷手续。待客人走后,主管疑虑重重。问易老板:贷出这么大额的款,家底都空了,会不会是肉包子打狗?来人虽有儒雅风度,却不像有钱人。
此时易老板异常兴奋。他告诉自己的管家:来客叫罗泽南,是湘乡县城小有名气的学士。曾国藩是朝廷命官,现母丧守孝在籍。咸丰皇帝下诏命他在湖南帮办团结,招募乡勇,抗击太平军。罗泽南此来就是为曾国藩出山筹集军饷。
主管仍心存疑虑:现如今太平军声势浩大,所到之处势如破竹,曾国藩要是打不赢,那这一堆银子就扔进涟水河啦。
易老板望着消失在夜幕中的罗泽南,坚定地说:商人赚钱玩的就是一个赌字:赌胆量,赌勇气,赌时局,赌明天。
易老板祖上原是湘乡有名的财主,叫易华。朱元璋与陈友谅争霸天下时,易华把宝押在陈友谅身上,易华为陈友谅筹集军饷,湘乡成为陈友谅后勤供给基地。结果朱元璋当上了皇帝,诛杀易华全家。易老板一家血脉是他老太公当时在外地跑买卖,才躲过一劫的。但祖上留下话:后人如有翻身发达之日,一定要回湘乡老家。诉说这些后易老板泪流满面,痛苦咽声。
10年后,“华润钱庄”相继在长沙、衡阳、南京、上海开设分店,与胡雪岩的钱庄平分天下。
(该小说发表在11月21日的《湖南日报》)